警惕秋天的“燥脾气”,防秋燥要做好这六点

2017-09-11 浏览:532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警惕秋天的“燥脾气”,防秋燥要做好这六点

口干舌燥、皮肤皲裂、脱毛掉发、动不动就感冒、一不小心就呼吸道感染,入秋之后人的身体也好像这秋天的天气一样,变幻莫测、神经兮兮。其实这些都是秋燥在搞鬼。
  秋燥又分为温燥和凉燥
  温燥是属于初秋的燥邪,往往带着夏暑的余热,表现出发热、头痛、干咳少痰、咽干口燥、小便量少、大便干结等症状;
  凉燥是属于晚秋的燥邪,往往带着近冬的寒气,表现出恶寒、发热、鼻塞流涕、咽痒咳嗽、头微痛、无汗等症状。
  “燥”者干也,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,都是因为秋季气温尚高而又多风、无雨,导致人体水分大量缺失,皮肤、呼吸通道干燥,进而伤及肺部。让人出现下面这些症状。
  1、声音沙哑、易咳嗽
  身体缺水,在口喉部最先表现出来,症状轻时出现声音沙哑、喉咙疼痛、口腔溃疡等问题,特别是临睡前容易咳嗽,让人无法入眠。而一些体质差的人,有可能从秋一直咳到冬,慢慢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。
  2、鼻腔敏感
  一到秋天,大部分人的鼻子变得更加敏感,这是因为在秋天鼻粘膜特别干燥,鼻黏膜上附着丰富的毛细血管,有时轻轻一碰就会流鼻血。
  3、皮肤干燥
  秋天皮肤最容易干燥。假如你突然开始经常挠皮肤或者用舌头舔嘴唇,那就说明你的皮肤已经开始缺水了,赶紧在房间里喷点水吧。
  4、头发干枯易掉
  空气干燥导致人的气血循环变差,毛囊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,头发就会干燥、枯黄,还容易掉。
  5、便秘
  体内水分过度蒸发,加上肠胃功能变弱,不少人就会出现大便干结、便秘的情况。
  防秋燥,记住这首打油诗就够了
  多次少量,勤喝水
  皮肤保湿,别舔嘴
  调整心情,不悲秋
  滋阴润肺,调饮食
  适度锻炼,解秋乏
  循序添衣,避风寒
  1、多次少量,勤喝水
  秋天温度高、湿度低,皮肤、嘴唇、咽喉最易缺水。喝水是最直接、有效的补水方法。喝水应该以凉白开为主,少量多次。
  2、皮肤保湿,别舔嘴
  皮肤在干燥天气下极易瘙痒,这时不要使劲抓挠皮肤,也不要舔干燥的嘴唇,否则很容易导致皮肤皲裂。
  房间里要及时喷水保持湿度,有必要的话洗澡后涂上保湿乳、平时可以携带一瓶保湿喷雾,有需要时喷一喷皮肤,保持皮肤的湿润。
  3、调整心情,不悲秋
  正所谓伤春悲秋,秋天草木枯竭、秋叶飘零的场景很容易让人兴起悲伤之感。过度的悲伤让人免疫力下降,各种疾病更容易趁虚而入。
  调整好心情,多与人交流,多参加交际活动,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。
  4、滋阴润肺,调饮食
  防燥热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,梨、苹果、香蕉等水果以及绿色蔬菜都有降燥的作用。而鸭肉、海参等则是滋阴佳品。同时要少吃葱、姜、辣椒等辛辣之物。
  5、适度锻炼,解秋乏
  秋天,人容易困倦、乏力、气虚、脾虚,此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解秋乏。不过运动要适量,运动时要注意补水,要保持足量的睡眠,劳逸结合。
  6、循序添衣,避风寒
  “春捂秋冻”是有一定道理的,适当的“秋冻”确实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人的抗寒能力。但“秋冻”也要适合而止,准确的做法是循序添加衣物,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,也要避免突然气温回升之后大量出汗,否则出汗之后经风一吹,人是很容易伤风感冒的。

返回目录
    关于我们
  • 公司概况
  • 品牌理念
  • 总裁寄语
    • 产品系列
  • 家用医疗器械
  • 医用医疗器械
  • 产品仪配件
  • 其他
    • 我们的实力
  • 企业声明
  • 售后服务
  • 企业荣誉
    • 医疗保健
  • 健康体质
  • 医疗保健
  • 健康养生
  • 医学常识
  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    • 联系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我们期待与您的真诚合作
    TEL:028-87795895
    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科技产业园盛大国际
    网址:http://www.scbnssqy.com